类脑教育玩具响应教育部AI科教改革
5月29日,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后简称《意见》)。《意见》提出,探索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改进和强化实验教学。面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目标要求,以及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浪潮,《意见》强调了将AI等新技术作为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显示了将教育数字化作为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AI科教资源与智能装备有望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把握科学技术发展态势
形成大科学教育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借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学教育迈入新的发展阶段。面对科学技术发展态势,政策面持续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
《意见》出台后,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意见》的出台进行解读: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浪潮,《意见》聚焦我国科学教育基础、科学教育资源整合、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和培养机制等领域。
“我国科学教育还存在着基础总体薄弱、区域发展不均衡、科学教育资源尚未有效整合、师资力量薄弱、实践教学实施程度较低、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和培养机制仍需突破等问题和不足,亟待加强和改进,需出台相关意见进行部署推进。”
按照中央“双减”工作部署,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意见》着力实现几方面的目标:
一是加强实践,激发学生科学兴趣;二是集成现有部门力量,盘活各方科学教育资源;三是推动校内校外融合;四是重在全纳,帮扶指导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及特殊儿童群体;五是重在协同,系统设计,形成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科学教育的机制。
最终是要对标中央部署要求和教育发展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努力在孩子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引导孩子编织当科学家的梦想,推动科学教育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重大作用。
超前布局,应对变局
AI+教育课程体系加速普及
ChatGPT掀起全球AI浪潮,AI技术正在快速重塑社会各领域。科技进步带来了开拓新局的机遇,同时也反映了变局之下科技竞争加剧,进一步凸显了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重要意义。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体现的是我国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对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教育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屡成热点,多份涉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教育相关政策文件已相继发布。
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
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提出要不断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为教育变革提供新方式。
2022年7月,科技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在线课堂、虚拟课堂、虚拟仿真实训、虚拟教研室等场景落地。
2022年8月,科技部《关于支持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的通知》发布,智能教育被纳入首批示范应用场景,助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的实施。
此次《意见》落地,恰逢通用智能拉开帷幕。《意见》强调,围绕课程教材、实验教学、师资培养、实践活动、条件保障等方面强化设计,也预示着AI+教育场景将飞速革新,科教变革已全面开启。
类脑智能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方向,在科教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一方面,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需要,类脑智能/脑科学可作为培养学生科学兴趣、获取尖端科技知识的学科,助力健全中小学科学及相关学科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将类脑智能相关知识形成有趣的产品,从而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探究实践,寓教于乐,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有望成为推进基于探究实践的科学教育的全新思路。
智玩升级,科教融汇
助力新时代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探索人机互动模式创新,开拓全新的人工智能产品,SynSense时识科技开创类脑AI智能可编程机器人——融合类脑技术+编程教育+机器人互动,与合作伙伴、智能动态编程积木企业群宇互动携手,已先一步展开了AI智能资源+智能硬件科教应用布局。
以近期成功展出的类脑AI可编程机器人为例,SynSense时识科技提供了该智能机器人的核心硬件之一——世界首款“感算一体”动态视觉SoC Speck,作为其全新的视觉AI模块,以仿生视觉机制,通过仅抓取动态信息、过滤冗余图像,在省电节能、高灵敏度的基础上,补足了由于图像数据、功耗等原因的机器人端实时视觉处理模块缺失。SynSense时识科技旨在提供全新的人机交互,以此作为基础,创造智玩升级、智慧科教新场景。
类脑视觉方案应对的正是编程机器人等智能玩具在功耗以及视觉感知处理、AI功能集成度、交互程度等方面的苛刻条件,聚焦行业痛点,绕过传统感知处理,开辟了全新的视觉路径。
作为全球领先的类脑智能及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SynSense时识科技以科技强国、教育强国为指引,将持续深耕类脑技术+智能玩具,把握科教场景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先发优势及极为广泛的潜在受众,助力学子及各年龄段用户体验人工智能创新,推动新时代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部分信息来源:教育部,新华社、《光明日报》等